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台灣參與東協加三 才是正道

中國時報 2008.06.07  洪財隆

     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日前表示,「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將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如果不怕惹來天真之譏,那麼台灣應該順勢同時要求北京,不再杯葛台灣以適當模式參與國際經貿組織,作為兩岸定信或測試和解善意的試金石,比如跟世衛類似、同屬聯合國周邊組織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以及涉及東亞制度性整合的經貿安排,尤其是「東協加三」(日中韓一起)此一區域合作模式,對台灣來說最具實質意義。

     事實上,和分別已經發展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或架構協定的「東協加一」(日中韓個別)不一樣,「東協加三」要發展成區域規模的自由貿易區仍遙遙無期,最主要原因在於日本中國日益增加的區域影響力心存疑慮,因此希望透過更大規模的「東協加六」(日中韓與紐澳印度)來稀釋,此外,日本目前的首要經貿結盟對象是澳洲與印度,而韓國則外看美國與歐盟,至於中國則對確保能源原物料的關切大過區域主義,因此「東協加三」成局的機會短期內並不大。

     然而,「東協加三」在包括金融穩定與能源安全等功能性合作領域,卻頗具成效,著名的清邁協議(二○○○)即是顯例。此一協議設置了雙邊且多重的區域貨幣互換機制,一方面作為這些國家一旦發生貨幣危機時的區域性緊急救援,並有藉以事先防範類似一九九七年東亞金融危機於未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可透過區域金融合作機制的建立,補強當前國際金融制度(主要指IMF)的不足。

     清邁協議的內容更是日益完善,今年五月「東協加三」財長會議(通常跟亞銀年會同一時地召開)所宣布,將成立規模至少八百億美元、預計明年開始生效的危機基金,更是等同將原本的雙邊貨幣互換機制予以多邊化或集中化,如果運作良好,未來甚至有可能在此一基礎上發展成「亞洲貨幣基金」(AMF)。

     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著巨大風險,包括金融市場動盪,以及糧食與國際原物料價格大幅攀升,所引發的通膨與總體經濟管理壓力可說相當嚴峻,「東協加三」在這個時刻設置此一危機基金,顯然相當的切合需求

     此外,擴充版的「清邁協議」也建立起「經濟檢視與政策對話」配套措施,用意在相互監督並得以對成員國的冒進經濟政策事先警告。位居主導角色的日本也為了強化此一跨國政策聯繫,更是出資百億日幣設置「東協加三」架構下的「智庫合作聯盟」,總部目前則在曼谷,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東亞的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至此一步,台灣不僅官方單位被東亞區域主義邊緣化,現在連民間的智庫也被排除在外了,當鄰居們在對重要問題議論紛紛,我們卻渾然不知,對國內的相應人才養成與專業累積自是相當不利。

     「東協加三」下的金融合作,除了「清邁協議」之外,也包括規劃善用區域內超額儲蓄(東亞各國外儲備將近四兆美金)以發展資本市場的「亞洲債券市場倡議」(二○○三)。甚至連原本由亞銀所力推的貨幣面整合,比如效法歐元提倡亞元,特別是模仿歐元正式發行之前的虛擬「歐洲貨幣單位」(ECU)經驗,著手編製「亞洲貨幣單位」(ACU)作為匯率政策合作的參考指標,也由於中國反對將新台幣與港幣列入而難產,目前主要研發與推動任務基本上已由「東協加三」加以接手,計算基礎則是東協十國與日中韓三國的貨幣。這一方面說明了亞銀的角色可能由於「東協加三」而弱化,另方面也凸顯了台灣的隱憂,在中國主導與杯葛下,被排擠的領域似乎正從貿易與投資擴展到金融甚至貨幣合作。

     總而言之,未能參與「東協加三」整合過程,對台灣的殺傷力頗大,而且重點應不在於一般所認為的自由貿易協定,日益重要的區域金融與貨幣合作議題才是關鍵。更根本的是,「務實」的台灣在「兩岸恢復協商後」,可有機會不在「東協加三」的門外徘徊?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