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土洋對戰敗北 台東雞數量遽減

  • 2008-11-05 中國時報 【莊哲權╱台東報導】

 進口雞打敗台東放山雞!因為進口禽肉成本比國產品低約四成,加以國內的飼料成本又高漲等多重因素衝擊下,競爭力越來越弱,養雞戶叫苦連天。台東放山雞在民國九十年時還有一百五十萬隻,目前僅剩七十九萬五千隻,飼養量萎縮泰半。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政府從民國九十四年起,沒有限量地進口禽肉,因為進口肉品成本比國產低約四成,在價格競爭下,台東的養雞戶受到嚴重衝擊,放山雞終究敵不過進口雞。

 每月進口六千多公噸 衝擊市場 農業處指出,進口雞肉目前每個月約有六千一百卅公噸傾銷到台灣,本土雞在面臨飼料成本飆漲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養雞戶叫苦連天,競爭力越來越薄弱。民國九十年台東縣還有一百五十萬隻本土雞,現在僅剩七十九萬五千隻。

 台東縣農會表示,無汙染的台東放山雞,沒有注射抗生素,而且不論咬勁、鮮度都比進口雞肉好吃,所以在台北的環南拍賣集中市場相當受歡迎,農會正試圖區隔土雞與洋雞,並與本地雞農契養,希望能替台東放山雞殺出重圍,也呼籲消費者多食用本土雞。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工資漲成本高 國際廠紛撤離中國

  • 2008-10-26 中國時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加上近期爆發的金融海嘯影響,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紛紛減少在中國生產和採購,轉到東南亞等地區發展,甚至將工廠遷回母國,造成的連鎖效應已使大陸沿海工業區經濟嚴重受挫。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因中國工資水平不斷增加,生產成本上升,以泰迪熊聞名全球的德國史泰福公司在今年七月宣布,將撤出該公司在中國的所有生產線,並將工廠遷回德國。隨後不久,專門製造家用暖風爐和加熱器的美國公司德薩(Desa)也在八月宣布,決定撤出在中國的生產線,回歸美國。

 此外,諸如Adidas、Nike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則逐步減少在中國的生產或採購,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尼、印度等地區。報導指出,因中國製造成本上升以及政策收緊,超出了Adidas的預期,因此Adidas正考慮將生產和採購分階段移出中國,並已派人去東南亞等國考察。

 據報導,Adidas早已在印度開設生產線,也已在越南、柬埔寨和寮國進行加工,甚至還將回到東歐國家生產。受此影響,一些代工廠為抓住出走東南亞的客戶,只能隨之將工廠轉戰到這些國家。而有些代工工廠則因訂單減少,面臨了倒閉的命運。曾為Adidas等國際知名品牌代工的東莞常登鞋廠,就在去年十二月宣告倒閉。

 如今,周遭倚賴常登鞋廠而發展起來的小區經濟已幾乎完全垮掉,鞋廠周圍的商店紛紛關門大吉。據該廠所在的鎮農委統計,常登倒閉後,該鎮的整體收入就減少了三成,某個村的全村收入更是銳減了七七%。該村村民說,現在街道冷冷清清,治安也變差了,「路燈不亮,治安隊員也不再來,最近經常有搶劫,整個村子像癱瘓了一樣」。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戰禍少 人命長…未來地球見光明

自由時報20070911

〔編譯鄭寺音╱法新社聯合國十日電〕聯合國十日公佈的報告指出,地球雖然面臨全球暖化、水資源、能源、失業率、恐怖主義等艱鉅挑戰,但將來戰爭會減少、壽命延長,識字率增加,地球的明天遠比今天光明。

位於東京「聯合國大學」轄下的「美國委員會」,十日發表「二○○七年未來狀況」報告,報告說,雖然伊拉克與達佛等人間慘劇佔據新聞頭條,但事實上,世上多數人生活和平,過去十年間衝突其實已大幅減少。

過去十一年來,聯合國大學每年均邀集全球兩千四百多位政策制定者、未來學家與最富創意人士的智慧,為未來勾勒輪廓。這也是史上規模最大、延續最久的未來研究計畫。

報告指出,非洲的衝突事件,從二○○二年最高峰時期的十六件,銳減到二○○五年的五件,世界各地的難民數目也在減少。報告指出,舉凡壽命延長、嬰兒死亡率降低、識字率提升、國民生產毛額增加、網路使用率提高等,都是未來世界的正面發展;不好的方面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恐怖主義、貪污、全球暖化、失業率與投票人口比率降低等。

報告也顯示不平等的情況持續存在,世界上二%人口擁有全球五成財富,而全球最貧窮的五成人口,財富卻只佔全球的二%。

全球前兩百二十五位大富翁的身家,相當於全球最貧窮的二十七億人的財富總和,這些人佔全球人口四成。

報告警告說,如果不能解決貧富差距、新興疾病、有組織犯罪等跨國挑戰,以及缺乏水源與可耕地、大量移民、氣候變異劇烈、經濟混亂等災難,可能讓世界前景一片灰暗。至於解決之道,則必須擬定全球能源發展計畫,進行海水淡化研究,與重整教育系統。

聯印制中 日擘畫大亞洲

自由時報20070823
日本首相安倍(右)二十二日在新德里拜會印度總理辛赫,兩人討論多項投資方案與拓展兩國貿易關係等議題。(法新社)

〔編譯鄭寺音╱綜合新德里二十二日外電報導〕正在印度進行三天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二十二日在印度國會發表演說,提出與印度、美國及澳洲共組「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長篇大論的演說獨獨未提及中國。

日印美澳 共組自由繁榮之弧

安倍在演說中告訴議員與外交官,「一個打破地域疆界、更廣泛的新亞洲有了明顯的雛型」,日本正致力確保「歐亞大陸外緣能有個『自由與繁榮之弧』成形」。「要成功達成這個目標,日印兩國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是關鍵重點。日印以此種方式結盟,此種『大亞洲』才會發展成整合美國與澳洲、涵蓋太平洋全體的廣大網絡。」

安倍說,四國策略與經濟同盟的基礎,在於分享自由、民主與經濟力量等基本價值,「這是人員、商品、資金與知識能自由流通的開放透明網絡」。

目前日印貿易額約為八十億美元,安倍預測三年內雙邊貿易額將倍增到兩百億美元。

安倍二十二日晚間並會晤印度總理辛赫,討論多項投資方案,包括一千億美元的工業走廊計畫、連結新德里到第一大商業城孟買的運輸線計畫等。隨安倍訪印的日本企業團高達兩百人,顯示日本企業界對與印度發展經貿關係充滿期待。

透過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日印也希望反制中國在亞洲地區日增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中日關係在安倍上台後雖較日本前任首相小泉在位時改善,但安倍也未忘記與民主國家建立更密切關係的需要。分析家說,此舉等同於暗地批評北京。

日本正尋求與美國、澳洲和印度建立更緊密的安全關係。日本海上自衛隊下個月將首度與美、印海軍在孟加拉灣舉行聯合演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莫漢在「印度快報」撰文指出,「日本或印度都無意圍堵中國,但東京和新德里當局是否同意接受,以中國為中心秩序下的次要地位?抑或是東京和新德里堅持建構多極亞洲?」

不過印度方面顯然不想惹惱中國,印度外交部二十日表示,反對針對北京的「零和遊戲」,印度與日本發展關係,不能犧牲印度與中國的關係,反之亦然。

安倍二十三日還將與曾經擔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帕爾的兒子會面。帕爾是東京大審中唯一一位反對把二戰日本戰犯判處死刑的法官。安倍的外祖父、前日本首相岸信介曾遭盟軍以戰犯罪名逮捕,但最後免於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