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在地化』概念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民國 94 年 9 月 30 日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電子報
 
從一九八○年代由GATT的烏拉圭回合與一連串的區域經濟整合的開始之後,全球化、區域化與在地化便從來沒有停止過。全球化,用淺顯的話來說,就是參與的國家都根據自由市場的遊戲規則來進行經濟活動。在這個大經濟體內,國家的界線模糊,而所有的資源,不論是人才、資金、技術,都會往效率高成本低的地方移動,以符合比較利益。

  相對的,「在地化」則是強調特定區域內部的交流與網絡的鞏固,這樣子的在地化不必然是放在民族或國家的狹隘觀念來思考,只要是對促進特定區域的交流、認同有幫助的,都是在地化的展現,就好像來自國外的麥當勞,來到台灣也會賣米飯一樣的道理。而我們主張在地化的國際觀,其實就是要讓台灣在全球化的市場中,仍然保有我們珍貴的共同價值,運用我們這塊土地優美的文化與價值,創造出全球性銷售的特色產品。

我們都是天使 內頁插圖集

【徐健陽攝影/晨星出版】

友誼沒有顏色、沒有距離。於是,我伸出了手,邀請他進入我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陽光燦爛;而我卻在黑暗的屋簷下,靜靜佇守。

貧窮、疾病、太多障礙阻隔了我。誰能告訴我,這藩籬該如何突破?

我不願向命運低頭;可是命運卻將我擊敗。

眼神與笑容裡透露的溫暖訊息,是母親對稚子的關愛,天上人間。

(圖片摘自《我們都是天使》,晨星出版提供)

【2008-03-18 聯合新聞網】

垃圾變精品 綠色消費當紅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專題報導】

「環保」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垃圾變黃金」,重複使用已經丟棄不要的東西,吸引不少標榜綠色環保的設計師致力發想創意,賦予垃圾新生命。「綠色消費」已蔚為風潮,標榜自然、環保和回收的設計商品,永遠都不乏支持者。懷抱環保理念的設計師,苦思各種「垃圾變黃金」的戲法,讓漂流木、碎紙屑、廢輪胎,歷經一番改造之後,以全新的面貌再為人所使用,這種經歷滄桑的美感,更值得推崇與珍愛。

Bleu Nature漂流木家具

尊崇自然原始、真實美感而聞名的法國居家設計品牌Bleu Nature,是設計師Frank Lefebvre在1995年創立的家飾品牌,Bleu Nature擅長從大自然取材,揀拾堆積在河岸沙洲上的漂流木,巧妙融入設計師的美學素養和工藝師的精湛手藝,創作出如藝術品般的家具作品。

漂流木家具刻意保存殘枝枯木的原貌,歷經風吹、日曬、雨淋、水流等大自然力量淬煉後,更添質樸之美。

Bleu Nature木化石

木化石,指的是木頭的化石,也稱作矽化木。在山上就可找到的化石木,其實外觀毫不起眼,就像是石頭一般,但經過研磨處理後,可以清楚見到矽化木獨特的褐黃、淡綠、棕等色澤,以及年輪紋路、蛀蟲、樹結等小細節,十分有趣,可以當作石椅或石桌等家具擺飾。

ITO回收塑料家具

荷蘭居家品牌ITO,是新生代設計師Ineke Hans的自創品牌,作品強調平凡、務實,設計風格簡潔,設計出「不要有太多設計感」的作品。ITO的桌椅採用的材質,原自荷蘭運河邊的回收塑料,其抗風、抗水、抗鹽、抗UV紫外線的特性,加上厚實穩重的設計,傳達出堅固耐用的實用精神,加上仿木紋的外觀,讓作品更增添人文氣息。

Momaboma舊雜誌包

來自義大利的新銳設計師品牌Momaboma,以舊報紙、舊雜誌、水泥袋、棉質T恤、金屬等為塑材製成包包,重現70、80年代的生活型態,由於採用的舊雜誌、報紙都不一樣,因此每一只包包的印花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設計,為「廢物利用」下了最時尚的註解。

NAHUI OLLIN糖果紙包

美國的環保時尚品牌NAHUI OLLIN,以彩色的糖果紙摺成色彩繽紛的包包,100%都是以回收的糖果紙製成,不僅實現環保的理念,而且是精緻手工下的產物,每一款包包的造型、色彩都不一樣,被譽為「環保時尚」 (eco-chic)的經典代表作品。

【2007-08-21 聯合報】

垃圾處理業 歐洲年營收1,300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紐約二十七日電】

垃圾一直是人們亟欲解決的問題。
記者蔡育豪/攝影
全球環境日益惡化之際,國際垃圾處理產業蓬勃發展,光是歐洲國家,每年垃圾處理與廢棄物管理產業的年度營收就高達1,300億美元,現在大型廢棄物處理公司展開併購競爭,但有眼光的小企業家仍然有機會把垃圾變黃金。

發展快速!
歐洲相關產業年營收,高達1,300億美元

麥爾斯考就是這樣的小企業家,原本是工程師的他看到垃圾場中堆積如山的塑膠牛奶瓶,想出方法,利用回收的再生紙板製成牛奶盒,取名綠瓶子,開始在英國行銷,希望減少英國每年高達10萬噸的塑膠牛奶瓶垃圾數量。

因為綠瓶子銷售熱絡,麥爾斯考現在考慮推動其他垃圾處理事業,解決果汁罐和食油罐的問題。這兩種塑膠垃圾的處理需要比較高的投資,因此他必須尋求私募基金的支持,可能也必須面對競爭。

根據傅洛斯特蘇利文公司的研究,涵蓋垃圾處理、減量與利用的國際廢棄物管理產業,發展速度十分驚人,歐洲業者每年1,300億美元的營收好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歐盟規定會員國2007年10月前,未經處理垃圾不得送往垃圾場,也規定2009年前,產生最厲害溫室氣體甲烷的有機垃圾不准送進垃圾場,促成歐洲國家降低對垃圾掩埋的依賴,改為大力投資,興建垃圾處理廠,廢棄物處理業因而快速發展。

大小通吃!
私募基金大舉進軍英國,搜尋併購新目標

其中英國的發展堪稱最快,廢棄物處理業者突然從醜小鴨變成天鵝,吸引私募基金與全球廢棄物管理業者進軍英國,搜尋併購標的,改變了業界的版圖。

去年7月,西班牙FCC廢棄物處理公司以20億英鎊的高價,併購在英國擁有50處垃圾場的廢棄物回收公司。最近蒙太古私募基金公司以5.88億英鎊,把兩年前用2.05億英鎊買下的柯利環境公司,賣給民間投資人組成的投資團隊。

分析師預測今年內會有更多鉅額交易,因為趨勢發展對綜合廢棄物管理業者有利,使他們變成搶手的併購標的,股價也繼續上漲。不過比較小型的業者也可能成為併購標的。

不只如此,歐洲很多專業的垃圾處理公司、環保業者,也因為歐盟的規定,得以急速發展,變成成長企業,吸引投資人的眼光。

另外,歐洲國家為了達成垃圾減量目標,減少對垃圾場的依賴,也會加速開發把垃圾變成能源的商機。

【2007-05-28 經濟日報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澳洲大旱 奶油好高貴

全球乳製品需求強勁,加上澳洲久旱不雨,使每100箱奶油的價格飆漲至逾2萬澳元(1.76萬美元),澳洲麵包師傅因為害帕奇貨可居的奶油被偷,甚至請保全半夜巡邏麵包店。

澳洲麵包師傅尼可從沒想過,得在麵包店安裝警報系統,並花錢請警衛在夜晚巡邏麵包店,以確保奶油不遭竊。他說:「奶油超級值錢,每100箱的價格已從6,000至7,000澳元飆漲至2萬澳元。價格高漲使我們不得不想辦法防竊。」

澳洲糕餅業者說,全球乳製品需求飛躍增加,及澳洲旱災是奶油價格飆漲兩大原因。奶油可以存放好幾個月,不像牛奶容易壞掉,部分製造商囤積居奇導致市場供不應求。

雪梨蛋糕製造商修伊斯說:「中國市場對奶油乳酪的胃口大增,他們才剛發現起司蛋糕的美味。」

澳洲乳品公司(Dairy Australia)策略知識部經理比爾斯說,奶油供不應求,最大因素是澳洲乾旱,而不是對外出口。她說:「乾旱的衝擊十分嚴重,牛奶產量在本季上半季約減少8%,這是奶油產出大幅減少的關鍵。」

尼可的Gumnut蛋糕店位於雪梨西南的南方高地,他每周從三家不同的供應商訂購奶油,並祈禱能買到奶油。他說:「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跟供應商訂貨,可能等上好幾周貨都沒來。」

從去年初以來,奶油價格已翻漲三倍。尼可說:「以前每箱(25公斤)超過70澳元,我就嫌貴。現在每箱要是不到200澳元,我就很開心了。」

【2008/02/18 經濟日報】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看好觀光服務業 炎洲多角化經營

工商時報 2008.02.24 
陳彥淳╱台北報導

     炎洲在站穩包裝材料市場後,有感於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機會已不若大陸與東南亞,炎洲董事長李志賢認為,台灣發展的機會應是在觀光服務業,因此轉投資旺洲建設跨足房地產事業,投入住宅與休閒飯店的開發。李志賢指出,尤其看好林口的發展潛力,主要係林口位於交通樞紐位置,近台北市與機場,未來還有捷運通過,該公司將採取穩健的操作模式,期待能培育建設事業成為炎洲的第二條成長曲線

     李志賢指出,炎洲在傳統包裝、包膜製造事業上,發展三十年至今已有相當的基礎,業績成長也很穩定,但有鑑於製造業未來在台灣的發展空間不大,長期恐還是得轉移到中國或東南亞地區,因此炎洲才會積極尋找新的成長動力,認為觀光服務業應是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早在SARS時房地產業的谷底,陸續在林口地區購地,如今隨著房市回溫,旺洲的推案也有不錯的表現。

     目前旺洲建設除了已正式於林口推出「世界之洲」建案外,還在林口建置精緻旅館「優館」,預計今年三月開始營運。李志賢指出,林口附近有許多的高科技工業區,許多外國工程師往來頻繁,卻相對缺乏好的商務飯店,再加上林口未來將有機場捷運經過,靠近台北市與機場,都成為旺洲的發展機會。

     今年炎洲可望從建設部份,認列約一億元的利潤,李志賢表示,旺洲沒有一般建設公司的推案壓力希望能以細水長流的模式,慢慢擴大推案的規模,藉以成為炎洲在台灣利潤成長的新動力

傳巴西審慎考慮加入OPEC

工商時報 2008.02.24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可能成為原油輸出大國的巴西傳出正審慎考慮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這個對國際油價具有相當大影響力的團體,若成真,OPEC的勢力就會擴展至南美洲,長期而言,將推高油價。

     巴西在去年底宣布發現該國擁有大量的離岸石油及天然氣蘊藏,這些蘊藏量可能讓巴西成為主要的石油出口國。此一消息宣布後不久,便出現巴西思忖加入OPEC的傳聞。巴西的政壇人士(包括該國總統盧拉)表示,一旦新油田的出口潛力評估完成,巴西就會考慮是否要成為OPEC會員國。

     分析師們指出,巴西對於加入OPEC是很認真的,倘若巴西加入OPEC,則OPEC將掌控更多石油,這可能會拉抬國際油價,不過,要過好一段時間,巴西才會成為OPEC會員國,該國原油出口量也才會達到相當份量。

     國際油價於上周五收在每桶九九美元下方。美國西德州和英國布蘭特原油皆以漲作收,前者上揚五八美分,收在每桶九八.八一美元,後者攀升七七美分,收在每桶九七.○一美元。

     現為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的巴西已成為熱門的外國投資標的,進而促使巴西幣(里耳)近來走強,上周並寫下兌美元天天升值的光榮紀錄。上周五盤中一度升上一美元兌一.六九八巴西里耳,終場收在一美元兌一.七○七巴西里耳,分別締造九年來盤中交易價與收盤價新高紀錄。

     Oppenheimer的資深能源分析師蓋特表示,加入OPEC將使巴西擁有一群勢力足以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的盟友,而OPEC的會員國愈多,該組織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也就愈大。

     巴西的加入可望使OPEC多一個溫和派會員,加曼指出,由於巴西擁抱自由市場又歡迎外國投資人,該國屆時很可能與沙烏地阿拉伯站一陣線,贊成維持高產油量,不像伊朗、委瑞內拉等鷹派會員倡議大幅減產。

投入醫療觀光業 杜拜極缺阿語醫護

中國時報 2008.03.03 
林上祚╱台北報導

     阿拉伯國家成為全球經濟新熱點,主要與當地政府積極進行商業轉型有關。最新的計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大城杜拜正積極發展醫療觀光業,希望當地醫療水準,在二○一五年趕上歐美國家,但目前最大的難題,仍是醫療專業人士的缺乏,尤其是會說阿拉伯語的醫療專業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東地區儘管國民所得居世界前茅,但受飲食習慣影響,肥胖糖尿病比率偏高,平均壽命比歐美國家短,許多當地有錢人晚年都選擇到歐美等地醫療。

     不過近年來,由於反恐,歐美簽證申請難度大為提高,阿聯、卡達、沙烏地等國家都在提升當地醫療設施,甚至重金網羅美國知名醫學中心前來設點,希望未來二十年,每年的醫療服務收入能夠成長到一百二十億美元。

     杜拜與美哈佛醫學院合作,在當地興建四百張位醫學中心,希望每年訓練出八十名醫師,興建當中的醫院,也是杜拜醫療城(Dubai Healthcare City)的一部分,總開發面積五百公頃,比哈佛位在波士頓的醫學中心還大。

     華爾街日報指出,杜拜醫療城,係杜拜邦邦長拉希德(Sheikh 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擁有,除了哈佛醫療中心外,還將有美容spa以及高級飯店等服務,杜拜與阿布達比希望每年創造二十億美元的觀光醫療營收

     鄰近的阿布達比,則與克立夫蘭臨中心(Cleveland Clinic)合作,預計二○一一年完成一座容納三百到四百張床位的醫學中心;全球知名醫學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與阿布達比郊區一家醫院合作,沙烏地阿拉伯目前也有類似的跨國醫療合作計劃。

     然而,蓋醫院無法解決問題,杜拜目前面臨最大挑戰,是醫師護士等專業的短缺,尤其是具備阿拉伯語能力的醫師,麥肯錫顧問公司指出,由於當地醫師薪資和其他行業相比,沒有比較高,又缺乏培育人才的醫學院,因此醫師短缺現象嚴重。

竹山工業區轉型 拚敗部復活

中國時報 2008.03.18 
廖志晃╱南投報導

     竹山工業區轉型面臨調整,在留住本土產業、提供在地民眾就業機會及爭取中央補助經費的前提下,竹山工業區的未來發展,將定調為以製造業為主軸、同時提供服務業加值的工業區經濟部長何美玥也允諾大力促成,讓竹山工業區再生計畫能夠敗部復活。

     經濟輔導工業區再生計畫,預定在全國符合條件的工業區中,甄選2個工業區並輔導再生;甄選結果揭曉,竹山工業區以些微之差,屈居第3名,讓縣府及工業界人士扼腕!

     不過,評審委員總結的意見,認為以竹山工業區現有的產業環境條件,符合工業區再生計畫的條件,如果就此遺珠,未免有憾,因此,如果能夠就細部計畫補正,還有機會重新叩關;而且,經濟部長何美玥也允諾大力促成,讓竹山工業區再生計畫能夠敗部復活。

     縣府建設處長曾仁隆指出,當初決定參與再生計畫,籌備時間非常匆促,因此以縣府推動觀光休閒產業的政策目標為主軸,希望凸顯竹山工業區與周邊觀光景點的結合,其中當然包含就業、工廠永續經營等潛在必要條件。

     不過,經濟部主管的業務畢竟是工業,而非觀光休閒產業,因而,評審委員的著眼點主要聚焦在工業區內的工廠能否持續生產運作,提供當地民眾就業機會等議題上;評審委員更擔心的是,如果以觀光休閒為主,會不會造成國外製造的商品,在工業區展售,工廠本身卻不生產製造的情況?

     曾仁隆指出,其實,竹山工業區內,目前有幾家廠商已經實踐「再生」的精神,也提供觀光休閒的服務,與經濟部的再生計畫可謂不謀而合;縣府將重新擬具規畫案,讓目標與細部計畫更明確,再度向中央爭取認同。

新鮮在地多元…慢食 找回吃的樂趣

中國時報 2008.03.10 
鍾玉玨╱綜合報導

 ▲慢食運動在全球掀起風潮,圖為2006年10月在義大利杜林舉行的國際年會,共有來自150多個國家的代表與會。(法新社)
 ▲慢食運動之父義大利廚師兼作家佩屈尼(左)2007年5月間到舊金山打書,與當地一家慢食餐廳的主人合影。佩屈尼著書鼓吹慢食運動,強調選用當地與當季食材,鼓勵人重新品味飲食的樂趣,同時也兼做環保。(美聯社)

     現代人生活忙碌,就連吃飯也是速戰速決,速食、快餐躍居飲食文化主角。不過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慢食」(Slow Food)的意義,字面上而言,慢食是對速食的反動,但廣義而言,係用心對待生產者與環境、細心品味食物並尊重多元的飲食文化

     「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始於1986年,當時美國「麥當勞」在羅馬名勝「西班牙廣場」開了第一家義大利分店,遭當地人強烈反彈。義大利作家兼廚師佩屈尼(Carlo Petrini)集合反速食力量,示威遊行之外也舉行教育座談,宣揚慢食理念,結果得到很多義大利人支持,並迅速擴散其他歐洲國家。1989年「國際慢食會」(Slow Food International)在巴黎正式成立,目前全球分會超過700個(台灣也是其一),會員人數更是遠超過8萬人。

     慢食運動反對工業化快速製造,拒絕大同小異而趨標準化的口味,以免扼殺食物與口味的多元性。

     慢食主張放慢腳步與家人朋友在餐桌上共享一頓用心烹調的食物,若能再佐以美酒與氣氛助興,當然更好。不同於速食文化只在乎吃飽,慢食講究品味與餐桌樂趣的精神獲得不少廚師與美食家青睞,紛紛加入慢食分會。

     而今慢食的真義慢慢擴及到關切生態的永續性,主張食用當地原產且富營養的食物。美國亞歷桑納州慢食分會成員貝佐克說:「慢食不只是放慢吃的腳步,也在乎吃的食材,強調新鮮與有機,但不一定非有機或素食不可。」

     慢食與有機經常被劃上等號,不過慢食運動不會刻意標榜「有機才優」的觀念,而是從安全、乾淨、產地、公平交易出發的全方位考量。以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慢食分會為例,強調的是魚肉與野味,而非蔬果。

     慢食族視自己為農夫的合夥人,不但積極了解食物生產過程,也會全力協助農民生產,因此不純然是食物的消費者而已。他們深信不該一味強調食物的美味,也應該顧及食物生產過程是否危及環境、動物福利或人體健康

     慢食運動還強調社會正義,認為應該給食物生產商合理的報酬與公平交易的機會,讓在地小農得以在全球化風潮席捲下繼續立足。以亞歷桑納州土桑分會為例,當地食材包括霸王梨、柑橘、桃子、葡萄酒等,並鼓勵會員多到慢食餐廳捧場。

     慢食也對生物多樣性多所貢獻,因此一些慢食成員自詡為「拯救食物口味的方舟」。因為匆忙,而將食物生產導向標準化、同質化,導致蔬果或肉類品種的選擇性與多樣性急遽萎縮,進而破壞生態的平衡。為了恢復生物多樣性,慢食運動鼓吹食用瀕臨絕種的柿子、玉米、海鮮等。

     要想成為慢食的一分子,首要是改變自身行為。諸如避免選用添加一長串陌生成份的食品,選用當地農家生產的肉類與蔬果,多動手烹飪,全家在餐桌共享沒有電視干擾的一餐,了解食物的生產地與生產過程,親自參觀農場了解雞蛋與乳酪的生產過程等。

     慢食運動在全球迅速崛起,帶動新鮮、在地、永續、悠閒的飲食觀,這一切都是麥當勞等速食業者辦不到的。狼吞虎嚥讓環境與生態蒙受浩劫,回歸細嚼慢嚥的飲食文化,不僅讓人重新品味飲食的樂趣,同時也兼顧環境,讓枯竭土地得以再現綠意。

大停電 印度經濟光環褪色

工商時報 2008.03.11 
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經濟高速成長已逾十年,近來卻浮現成長減緩及通膨增溫的疑慮,上周發生兩次各長達十二小時的大停電,癱瘓相關區域的生產商務交通及一般民生,更暴露出基礎建設嚴重落後不足的罩門。分析師表示,這個全球成長第二快的經濟要角,發展前景似乎不再像過去那麼絢爛。

     新加坡匯豐銀行經濟學家羅伯特(Robert Prior-Wandesforde)說:「印度非常強勁成長及低通膨的景象,開始讓位給成長減緩及通膨揚升。」

     這代表,為壓抑物價而從○四年來已九度升息的印度央行,已經沒有什麼空間可以放寬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尤有甚者,印度在擴大支出上似也走到死胡同,因為國會大選不到一年就要登場,執政黨基於勝選考量,先後祭出高達一五○億美元的農民紓困貸款、公務員大幅調薪及減稅等措施,令財政更加捉襟見肘。

     高盛經濟學家波達爾(Tushar Poddar)說:「我們認為,因為支出擴大,財政赤字將增加。」

     新德里等都會區上周末期間發生長時間大規模停電,凸顯印度基礎建設,特別是電力設施,遙遙落後經濟擴張所需,再度被分析師引為扼殺成長的重大瓶頸。據估計,印度未來五年需要興建數百座新電廠,才能終結大規模缺電的威脅。

     印度官方預測,迄今年三月底止會計年度的經濟成長率,將為八.八%,低於前年度的九.六%,為三年來首見下降。

     分析師預測,印度明年度經濟成長率,受累於美國領軍的全球成長減緩、積極的貨幣緊縮及印度盧比對美元強勁升值,可能下探七%,而印度經濟成長率卻需要達到兩位數,才能讓數以億計的百姓掙脫貧窮桎梏。

     經濟前景疑慮升高,讓印度股市烏雲罩頂,去年大漲達四七%的指標指數,今年一月十日以來已下跌二五%。預定今年登場的印度企業股票IPO案,總金額約一五○億美元,也橫生變數,已有兩家高知名度公司打退堂鼓。

全球化時代 梵蒂岡列新7大罪

中國時報 2008.03.11 
諶悠文╱綜合報導

     毒蟲、污染環境的人、為富不仁者以及「操控」基因的科學家要小心了,你們若不悔改,恐有失去靈魂的危險。

     梵蒂岡在1500年前列出人類「7宗罪」(或稱七原罪,指所有的罪均源自這7方面,天主教正式譯名為7罪宗)之後,如今順應進入全球化時代,增列現代的新7大該死之罪。

     新7大罪主要針對那些會對社會造成深遠破壞影響的人,其罪惡包括吸毒或販毒、污染環境、從事基因改造科學實驗,另外還包括戀童癖、墮胎,以及導致貧窮或「少數人過度累積財富」的社會不義行為

     梵蒂岡官方日報《羅馬觀察報》9日刊登新7大罪,而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最近才悲嘆時下「世俗化世界」對於「罪」的感覺日漸減少,而且天主教告解懺悔的人數也在下降中。

     天主教把罪分成可寬恕的小罪,以及該死的大罪。除非在死前透過懺悔悔罪,否則靈魂有受永恆詛咒之虞。天主教教會的問答集即指出,「死時靈魂處於大罪狀態的人,死後會立刻下地獄」。

     雖然天主教沒有明確指出哪些惡行是所謂大罪,但許多信徒接受六世紀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即廣泛的7種大罪包括:傲慢、妒忌、暴怒,傷悲、貪婪、貪食及色欲,而這7七大原罪在中世紀隨著義大利詩人但丁的偉大創作《神曲》而流傳開來。

     梵蒂岡「聖赦院」院長吉洛蒂主教向《羅馬觀察報》表示,舊的7大罪有「相當程度的個人主義面向」,而新的7大罪旨在讓信徒了解,他們犯的罪也會影響到別人。

     吉洛蒂主教在長達一周的4旬期研討會結束後指出,調查顯示義大利的天主教徒已有60%不再懺悔。他說,神父們必須考慮到,「人類出現新的罪是無法阻擋全球化過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罪」在過去被視為個人之事,如今卻會「對社會造成影響」,所以注意自己所犯的「罪」比以前更重要。

歐盟領袖同意地中海聯盟計畫 加強區域合作

2008.03.14 
中央社

     歐洲聯盟輪值主席斯洛維尼亞總理詹沙今天宣布,歐盟國家領袖通過地中海聯盟計畫,以加強從摩洛哥到土耳其地中海國家與歐盟國家的合作,法國提出的此一計畫在歐盟內部曾引起若干爭議。

     歐洲聯盟高峰會第一天的會議結束後,詹沙對記者說:「這個計畫獲得廣泛的支持。」

     法國總統沙柯吉在去年競選時提出此一計畫,可是德國的抱怨使這項規模龐大計畫縮水。

     德國擔憂,當歐洲聯盟正在擴大之際,沙柯吉卻將這項計畫的範圍限制在南歐地區國家,以反制德國在中歐地區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沙柯吉在另外一場記者會中說:「從明天上午開始,我們決定正式將巴塞隆納進程轉變為地中海聯盟。我們在今晚的會議中一致達成此一決定。」

     巴塞隆納進程從一九九五年起開始推動,主要目的是作為歐洲國家與地中海國家在政治、經濟與社會關係的架構。可是由於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巴塞隆納進程努力的目標因此多次受到阻撓。

德反制法 地中海聯盟縮水

中國時報 2008.03.15 
尹德瀚╱綜合14日外電報導

     由法國總統薩科奇倡議的「地中海聯盟」計畫,13日在布魯賽爾舉行的「歐洲聯盟」高峰會議中獲得通過,預定今年7月13日正式成立,但聯盟的實質內容比起薩科奇當初的構想大幅縮水。

     薩科奇是在2007年5月競選總統期間提出地中海聯盟的構想,旨在進一步推動「巴塞隆納進程」,建立一個涵蓋南歐、北非和部分中東國家的聯盟,並加強該聯盟與歐盟之間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全方位合作。

     依照薩科奇的原始計畫,地中海聯盟將是個國際論壇,下設9個新機構和一個銀行,但在德國的強力反對下,薩科奇的計畫大幅縮水,歐盟高峰會最後通過的地中海聯盟架構,僅存一個空洞的共同主席職位和一個小規模祕書處,以及歐盟和地中海聯盟的定期高峰會。

     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說,薩科奇的原始計畫將造成歐盟分裂,吸走歐盟共有的資金,卻只造福少數歐盟會員和其前殖民地。

     拜歐盟東擴之賜,德國在中歐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德國擔心,薩科奇搞地中海聯盟是為了反制德國,因為地中海聯盟只限濱臨地中海的南歐國家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加入,而法國是聯盟理所當然的龍頭,從而大舉增加法國的影響力,但聯盟的開銷卻由全歐盟共同支出。

     地中海聯盟的細節究竟如何,還待歐盟在6月敲定,但在德國堅持下,已確定除了歐盟在現有「巴塞隆納進程」架構下,每年援助地中海周邊國家20億歐元之外,不會另外金援地中海聯盟。

     外交人士說,薩科奇所提的地中海聯盟在大幅縮水之後,基本上等於創立於1995年的巴塞隆納進程(亦稱「歐盟-地中海計畫」,Euromed),加入該計畫的國家包括北非的埃及、摩洛哥,中東的約旦、敘利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特區,以及一直想加入歐盟的土耳其。

     巴塞隆納進程旨在加強歐盟與地中海國家的合作關係,包括期望在2010年成立「歐洲-地中海自由貿易區」,但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間的衝突和其他因素,這些年來進展有限,名稱換成地中海聯盟能否因此加速進展,也令人懷疑。

勞工團體擔憂 共同市場打擊台灣勞工

2008.03.11 
中央社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劉毓秀今天指出,馬蕭所提兩岸共同市場是要帶動投資、對中國經濟做出貢獻,明顯是以中國為主以台灣為從,以中國為尊以台灣為卑的主張。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吳玉祥則說,共同市場將嚴重打擊台灣勞工,中國飛彈鎖定台灣、台灣經濟鎖定中國,台灣會完蛋。

     由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農業產學聯盟主辦的「兩岸共同市場對台灣基層民眾的衝擊」論壇,邀請到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吳玉祥、台灣農業產學聯盟理事長吳明敏、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清源、全國產業總工會副秘書長黃吉伶、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劉毓秀座談。

     吳玉祥認為,共同市場讓大陸勞工自由流動,中國只要百分之零點零幾的勞工過來,就會嚴重打擊台灣勞工市場。像香港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卻只對港資及跨國企業拓展中國市場有利,基層勞工沾不到邊,因為工人不像資金可以北移,勞工只能在香港接受低的薪資職位,而香港企業為加強競爭力,又加強對香港勞工剝削。CEPA只掃除中國和香港雙邊貿易障礙,未包括人員自由流動,如果人員能自由流動到香港,香港會更慘。

     劉毓秀表示,依照蕭萬長在2005年八月在《中國評論》上所提,兩岸共同市場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帶動投資增加,對中國經濟做出貢獻,很明顯地是以中國為主以台灣為從,以中國為尊以台灣為卑的主張,更是為了從經濟統合走向政治統合。

     劉毓秀指出,從民國九十年至今,台灣男性配偶非本地女子的比例約在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二之間,排擠台灣女人成立家庭婚姻、子女的權利,而這些外籍配偶是以中國籍女性為主,現有管制措施下,這些女性很多至今未進入台灣,若以後人貨流通,恐怕衝擊台灣家庭婚姻關係,也會牽涉財產問題;如果陸勞外勞又把婦女的工作機會搶走,恐怕造成婦女「沒有工又沒有尪」的悽慘狀況。

     周清源表示,馬蕭共同市場的政見,就是不顧台灣的政見,想要在台灣要永久生存的產業,該如何存活?他要向全國中小企業業主和勞工喊話:票投馬蕭就等於放棄自己的產業。

     黃吉伶說,這幾年房價上漲,很多領薪水的勞工買不起房屋,無殼蝸牛的問題很嚴重,如果開放陸資炒樓,現在的無殼蝸牛這輩子恐怕買不起房子,這是年輕人切身之痛,候選人應該更戒慎思考是否開放陸資來台買房地產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全球化沒戲唱 區域化才夠看

【文/科特勒】

最近,你有沒有注意到東南亞的有趣現象?給你一些提示:
新加坡麵包坊「麵包物語」(BreadTalk)已將它的精緻分店拓展到雅加達、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馬來西亞的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AirAsia)也將觸角延伸至泰國及印尼;泰國的黑峽谷咖啡廳(Black Canyon)也不遑多讓,其獨特的咖啡香已散布到印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

此外,你可以在新加坡烏節路看到印尼最大的連鎖餐廳Es Teller 77;現在,連在印尼都能找到越南最有名的河粉連鎖店Pho24;整個區域內、甚至是區域以外的許多國家都可以買到來自菲律賓的生力啤酒(San Miguel)。

究竟發生什麼事?

答案很簡單:東南亞已悄悄上演區域化戲碼!東南亞國協(ASEAN,簡稱東協)再也不只是一個鄰國組織,而是擁有龐大商機的整合市場。由於市場尚未成熟,所以還有驚人的成長潛力。現在許多企業都瞄準這塊市場,開始進行區域布局。

亞洲國家 返回世界經濟舞台

金融風暴過後,亞洲各國都有長足發展。就整體來說,亞洲國家不僅重振旗鼓、返回世界經濟舞台,甚至還躍升為全球新興勢力。中國的經濟成長尤其迅速,現在已是全球企業無法抗拒的世界工廠,不僅能製造各式各樣比其他國家更便宜的產品,其13億人口更是令人趨之若鶩的驚人市場。中國甚至被喻為全球新興的超級強國。

而印度,則是另一個金磚大國,扮演的是全球服務中心的角色。印度的委外服務已改變企業營運模式,尤其是資訊科技及電信業。

雖然這兩個世界超級強國已成為亞洲的主要吸金地,但我們要介紹另一個新興市場:東協!這塊市場也許不像金磚大國那麼誘人,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若你是東協在地企業,我們希望你把握這個大好機會,因為這是最可能達成的目標市場。雖然中國及印度因為擁有成本低廉的資源及龐大人口做後盾,但競爭太過激烈,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協反而可以提供另一個潛力市場。

以單一組織之姿崛起的東協,不管做為生產基地還是目標市場,都展現了不容忽視的整合力量。低廉的成本結構(雖然不像中國那麼低)、6億人口,加上鄰近的地理位置,無疑是另一個誘人的選擇。你應該放眼東協市場,而不只是緊追競爭激烈且相對距離較遠的中國和印度,在東南亞設有據點的企業更應該如此。

經濟願景 東協國家團結起來

無疑,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確實重創東協各國。當時,外界一直質疑東協自行解決危機的能力。然而,10年之後,東協各國不僅贏回尊嚴,還透過各自和集體的努力再度上演區域奇蹟。如今,東協已是亞太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展現了這些努力所達成的部分成果。

此外,東協也以區域組織的身分推出數項支持各國發展的合作計畫,「東協共同體」就是其中之一。原則上,東協各國已同意加速在2015年以前組成單一市場(比原訂時程早5年)。「東協共同體」可分為三大支柱:東協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以及東協社文共同體,旨在打造和平、繁榮且以人民為主的東協區域。這個共同願景已讓國情各異的東協國家團結起來,致力達成目標。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個區域的興起也引發一個弔詭現象:東協的日漸整合,將為區域內的本土業者帶來更大挑戰,他們不僅要和其他當地業者競爭,還要應付鄰國及跨國企業競爭對手。

然而,這種困境也伴隨著無限商機,龐大的東協市場也許比有限的本國市場更引人注目。事實上,區域內的本土業者已紛紛鎖定此商機,大型跨國企業甚至開始為東協市場打造區域生產基地。這塊市場逐漸成形且愈來愈蓬勃,證明要在2015年達成「東協共同體」的目標,並不是夢想。

此外,這也間接佐證以下論點:區域化(regionalization)這個新興趨勢比全球化(globalization)更重要。全球化已經沒戲唱了,對大型跨國企業來說尤其如此。為了善用全球化趨勢,這些企業長期致力拓展全球版圖,所以這方面的布局早就搞定。現在是開始進行特定區域布局的時候了。另一方面,區內本土企業也認為,全球化的範圍太難界定,所以鎖定區域市場。

潛力無窮 打造區域生產基地

東協具備區內本土企業及跨國企業都想進軍的市場條件。跨國企業將東協視為未飽和的潛力市場,區內企業則把東協當作擴張版圖的實際目標,因為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對他們來說都太遠了。因此,對全球企業而言,東協已是中國及印度以外的主要亞洲市場之一。

(本文摘錄自聯經出版《科特勒帶你發現新亞洲》作者序)

【2007-11-15 經濟日報】

超越美國 東協成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創佳績,10月出口成長高達14.4%,比9月的10.6%成長率還要再高。另外,貿易夥伴板塊移動快速,東協6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二大出口市場。

2007年10月出進口值再創新高,出口總值226.9億美元,已連續第5個月創單月新高;進口總值192億美元,也是歷年來單月第二高。2007年前10個月貿易出超累計高達209億美元,更刷新歷年紀錄。

我國主要出口市場仍是香港及中國大陸,累計前10個月出口總額816.9億美元,占總出口值的40.6%。其次則是東協6國,前10個月出口總值289.7億美元,占出口值的比重已達14.4%。美國是第3大貿易國,1到10月的出口值是264.6億美元,占總出口值的13.1%。

2007年前10個月,我國對美出口值呈現負成長2.7%、對日出口值則減少2.3%。財政部分析認為,美國2007年的進口值並未減少,但增加對韓國與中國大陸的進口額。財政部指出,韓國與中國大陸的低價產品,對我國的出口商品產生競爭壓力。

財政部7日公布2007年10月我國出、進口貿易統計,出口總值是22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月增加14.4%,仍維持兩位數成長;進口總值為1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月增加9.8%。單月出超34.9億美元,為95年1月以來的新高。

財政部統計資料,國際大宗物資價格持續上揚,國內進口麥類、玉米與黃豆的進口金額也有擴增的情形。累計207年前10個月,三大類大宗物資的進口金額都較去年同期增長3成以上。

【2007-11-08 經濟日報】

加速整合 東協市場潛力可觀

【文/科特勒】

2004年,由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表現亮眼,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全球經濟平均成長4%。這股新興成長動力刺激了強勁的原物料及大宗商品需求,資源豐富國家(如東協)出口也跟著成長。在天災人禍不斷、油價持續飆高及利率逐漸上升的環境下,東協這幾年的表現算是相當好的。

2004年,儘管全球投資都衰退,東協創下5.8%的平均成長率,外來直接投資增加22%,同時還有效管理自由貿易區,優惠關稅名單中99%的產品,關稅都降到0%-5%。當年,東協各國GDP總計達8,000億美元,雙向貿易創下1.05兆美元,成為僅次於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3大貿易組織,GDP則位居全球第10。

區域合作 成就經濟績效

不過,若東協各國分別在全球市場中單打獨鬥,可能就無法達到這種成就。因此,東協若要成為全球化時代下的傑出經濟組織,區域合作及全球整合將持續扮演要角。東協五國(印、馬、菲、新、泰)會帶領其他成員邁向全球化,並與亞洲國家進行區域整合。在新進成員國中,越南在1986年實施經濟革新政策、1995年加入東協之後,就呈持續成長。

東協五國屬於1990年代「雁行隊伍」中的前段班,早已和全球各大經濟體及跨國公司建立深厚關係。自從中國大陸躍為新興經濟巨人後,就引起一個始終爭論不休的問題:大陸會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的「領頭雁」嗎?

然而,規模只是發展的衡量指標之一。產業循環周期、資本或技術密集產業的競爭力,以及產品精緻度都是經濟地位的重要指標。雖然大陸已展現令人驚嘆的技術大躍進,但大部分產業的技術層次並不高,如紡織、家電。

以高科技電子產品、光學、化學及汽車產業的精密程度及出口結構來看,日本(也許還包括南韓)仍是最先進的領導國家,但日本在過去長達十年的衰退期中,已失去持續成長及技術領導地位。就現階段來說,大陸並沒有提供技術移轉。

「雁行隊伍」是否會再度成形?我們推斷的結果是否定的。那東協的定位呢?

過去十年,各國已經學到許多教訓。曾經依賴日本提供外來直接投資及技術知識的亞洲國家,被迫向外或從內部尋找資金挹注、貿易及技術升級。區域化現象已經愈來愈明顯。我們預見的亞洲及東協未來市場將呈現雁行隊伍的陣仗,每支隊伍都是由包含不同國家或區域的單一大型市場所組成。

加速整合 建立互惠市場

新隊伍將包括日本隊、大陸隊、南韓隊、SAARC(南亞區域合作協會)隊及東協隊。這些隊伍會充分利用自由貿易條件、數位連線功能與效率,以及區隔化因素和動力,進而創造新的消費者、商品及服務市場。在東協,這個概念已經超越「雜音不斷」的階段,甚至制定了不同的架構來推廣蓬勃發展的自由貿易區。東協未來市場正於本身區域內逐步成形。

若要充分實現東協的潛力,就必須將所有國家視為一體。到了2010年,關稅及非關稅壁疊都將解除,而且會整合產品標準與合格評鑑程序、開放東協及非東協投資者投資、建立爭端解決機制,以及加速達成11個優先發展領域的整合程序,東協各國已準備好從這個互利互惠的擴大市場中謀取可觀利益。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科特勒帶你發現新亞洲》)

【2007-11-22 經濟日報】

台幹成為全球游牧族 到越南卡位 遍地是工作?

2008.02.19 
《CARRER》=文╱林郡妙

「出走中國,轉進越南」,隨著台商掀起洶湧的外移潮,許多大陸台幹必須重新展開游牧,從「西進」轉為「南向」。而越南在台留學生,更成為廠商搶手貨。

勞動合同法今年元旦上路,正式宣告中國揮別廉價工資時代,也促使台商加快轉往東南亞佈局的腳步。特別是加入WTO後投資環境大好、原物料豐沛、勞工成本又低廉的越南,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隨著台商由「西進」轉為「南向」,人才也勢必由西往南流,從大陸到越南,台幹成為世界游牧族的時代已經來臨。

派往越南工作機會增加

不只英特爾、鴻海世界級大廠進駐越南,以NB代工二哥仁寶電腦為例,為了因應市場成長,在中國崑山擴建第四廠的同時,也帶領多家協力廠商,前往越南永福設立新廠,預計今年底完工,屆時將有一部分台籍幹部從崑山調往越南。

早期越南基礎建設剛起飛,台灣主要是營造業者,在越南從事土木營造、機電規劃。隨著台灣製造業與電子業大量湧入,對生管、品保、廠長、財會等幹部的需求也日益殷切。

台商前進越南腳步加快,為台灣人才求職提供一個新選擇。國內多家人力業者都發現,從去年下半年起,越南的工作機會明顯增加。日前更傳出有大陸台商的高階主管,看壞中國發展前景,決定棄「中」投「越」,接受同業挖角,負責拓展越南業務的消息。

但嚴格來說,台商在越南的幹部,其實以越南留學生、越南華僑、大陸台幹為首選,不見得會直接從台灣招募幹部派往越南,因此工作機會恐怕不如想像那麼多。

越南留學生成為搶手貨

越南台商最偏好的幹部,是在越南出生長大,來台灣讀大學、研究所的越南僑生。據統計,越南留學生近年激增,成為台灣外籍學生人數第一名,某台商人資主管不諱言表示:「國內科技大學理工、企管系所的越南留學生,就是我們鎖定派駐越南的目標。」

包括東元電機、統一企業,也都透過學校與人力銀行,積極尋找越南留學生或僑生,培養他們擔任越南儲備幹部,希望透過這些「越南之子」,充當台灣總公司、當地子公司與客戶的溝通橋樑。

越南當地人即使會說中文,也多是向大陸人學來,語法與台灣不盡相同、口音又重。因此,在越南投資興建大煉鋼廠的義?集團董事長林義守表示,希望在越南辦學校,培養熟悉中英文的在地人才。

歡迎大陸台幹 複製中國經驗

也有不少越南台商表示,現在其實很需要「可複製中國經驗」者加入,因此從大陸台商挖角的情況很普遍,即使不會說越語、但有豐富大陸經驗的台幹,將有轉戰越南的機會。而這也意味著,外派大陸並非海外遠征的終點,而有可能是游牧人生的起點。

除了大陸台幹之外,在中國與越南皆有設廠的台商,也開始將「陸幹」外派到越南,寶成鞋業就是一例。而林義守也表示,未來義?集團在越南的大煉鋼廠,雖然行政管理人才是從台灣派過去,但技術人才將來自中國。 培養越南當地種子幹部

有些越南台商表明,不會有越南台幹徵才計畫。1994年就在越南設廠的士林電機表示,越南廠的中高階幹部,多從當地員工拔擢升任,因此士電目前在越南的台籍幹部目前不到5位,以此展現在地生根、培養當地幹部的決心。

鴻海、仁寶等電子大廠,雖然有開出派駐越南的職缺,希望找到5﹣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場好手,卻苦於合適人才難尋。由於過去越南都是傳統產業,並沒有高科技產業進駐,因此台灣科技業者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具越南經驗的台籍IT人才。

有鑑於此,仁寶決定招募越南籍種子人才,安排其接受訓練,於建廠完畢後投入生產行列。在越南當地的人力銀行網站,可看到仁寶釋出包括建廠、製造、生管、品管、品保、IT、專案管理、會計、行政管理、法務等主管及工程師的人才招募訊息。

至於金融業方面,在越南設立多家分行的某金控公司說,不會特別招募一批派駐越南的台幹,而是傾向由行內經理級以上業務主管轉任,外派條件不見得要懂越語,但英文一定要夠好。

優惠到期難展延 恐爆遷移潮

工商時報2008.02.18
【李道成╱台北報導】

     大陸生產成本不斷增高,優惠持續減少,地方政府正面臨許多出口型的台外資企業頻頻要求,希望維持部分稅務優惠,否則可能將遷移他處。然而在縮減貿易順差基本政策壓力下,沿海地區勢必將有一波台外商公司大遷移。

     曾蟬連昆山出口創匯寶座多年的仁寶電腦,最近透過公開或私下管道頻頻向昆山市政府表示,如果再沒有具體措施協助降低成本,這家最早在大陸設立筆記型電腦(NB)的台資企業,可能會在短期展開大遷移動作。

     不過據昆山經貿官員表示,雖然仁寶從設立監視器、NB廠以來,都是當地的指標型台商,但在國家政策變動,兩頭在外(訂單、交易)的企業不再受到鼓勵後,仁寶請求很難如願。

     而且相關的電腦組裝項目,在昆山從以前的鼓勵類,已逐漸成為負面表列類產業,要想享受優惠必須就地轉型,朝符合優惠的項目發展,單純只是NB與監視器組裝。

路障太多 仁寶加速撤離大陸

工商時報2008.02.18
【黃智銘、李道成╱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今年多項政策出台,除了勞動基準法上路影響台商獲利,沿海地區台資及外資投資減免亦被取消,因此一九九六年率先赴大陸建廠的筆記型電腦(NB)大廠仁寶電腦,已決定加速撤離大陸並轉進新據點越南,將成為國內首家撤出大陸的NB廠。據了解,仁寶原預計二○一○年越南廠才要量產,但現在已提前至今年底或明年初。

     今年起中國有許多重大制度變革,之前勞動基準法廣被討論,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便預估,將增加仁寶約二成的大陸勞動成本。另外,過去台商在大陸投資都有一定的投資減免優惠,但今年起也都將被取消。

     以仁寶為例,當年在昆山設廠時還與當地政府簽有五免五減半的優惠合約,之後雖因大陸官方決定統一優惠條件,而改為二免三減半的五年租稅優惠,但今年起這些優惠都將取消。在沿海省份投資的台資、外資,都將一律比照大陸本土企業來課稅,只有政府認可的綠色或是高科技產業,才能在繼續享有租稅優惠。

     日前大陸媒體傳出,仁寶赴四川考察有意在四川設廠,仁寶表示,由於大陸投資環境持續惡化,加上這次雪災之後,仁寶已無意在中國持續擴充產能,未來擴廠重心將以越南為主。

     據了解,仁寶曾蟬連昆山出口創匯寶座多年,但最近已透過公開或私下管道,向昆山市政府表達立場,若再沒有具體措施協助降低成本,當年最早到此建廠的仁寶,將會在最短期間內大遷移至其它據點,如近來積極佈局中的越南。

     今年起,為了因應越南的發展,仁寶大陸台幹的調動也更為頻繁,不少台幹都從大陸調回。

     仁寶表示,現在除了建廠人員以外,其它輪調到越南的員工多屬於支援性質,負責建廠相關的前作業置工作,後續營運後當然會有更多幹部調至越南。

     目前仁寶在越南北部永福省的廠區,日前已經提早進入整地階段,第四季將開始試產,明年第一季量產,月產能可以達到約五十萬部NB,而到二○一四年,越南產能將增加到二千五百萬台。業內人士透露,仁寶花十年功才建立昆山三千萬台NB產能,現在越南廠估計只要花六年時間轉移,就可取代昆山成為最大生產重鎮。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越南 下一個世界工廠

越南一景。郭瑋瑋╱攝影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

挾著勞工成本低廉優勢,越南將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胡志明市街頭400萬輛摩托車發出的噪音,是越南經濟蓬勃發展的證明。在快速工業化的越南,900美元的本田機車,如同農業社會的牛車,都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地位表徵。

不過,從鄉村到大城市謀生的年輕男女,拼經濟仰賴的不是摩托車,而是腳踏車。在越南,常見到農村勞工騎腳踏車到大都會市郊的大型現代化工廠工作,使得腳踏車製造業在此地欣欣向榮。

從出口的組成變化,可以看出越南可望繼中國之後,成為生產勞力密集產品的世界工廠。越南經濟規模610億美元,其中紡織品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已超越原先兩大農業出口品—稻米和咖啡。鞋品出貨量亦大於海產。

家具業出口也快速成長。木製品出口值比2006年成長24%,達到20億美元。新加坡商人詹姆斯•柯(音譯)就選在越南製造銷往全球的餐桌和座椅。他說:「越南與中國勞工的生產力不相上下,但工資成本僅中國的一半。」

2008年起,越南政府將把最低工資調漲13%至100萬越南盾(62美元),胡志明市與河內的外資企業將受到影響,不過詹姆斯認為還是相當便宜。

大陸製品過去6個月在美國的售價變高,也給予越南製造商大好機會在美國擴張市占率。越南2007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出口至美國的紡織品變得沒有配額限制。加入世貿也讓外資對越南的投資激增37%至130億美元。

越南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勞力,越南人的年齡中位數是25歲,勞動力不但年輕、健康又識字,營養不良的比率在過去30年減少一半。(彭博資訊)

【2007-12-07 經濟日報】

越南經濟成長 熱到發燙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彭博資訊河內二十二日電】

越南政府報告指出,受惠於外國的大力投資,以及股市的蓬勃發展,越南2007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創下8.5%的10年最高。

越南2007年不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還贏得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使得越南日益受到海外投資人看好。台灣的鴻海集團計畫未來5年在越南投資50億美元,生產個人電腦、數位相機和手機。

總理阮晉勇2007年10月在越南國會發表演講時曾說:「經濟發展的投資激增,很多基礎建設和生產設備都啟用,為越南未來幾年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官方報告顯示,越南將2008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目標定為9%,達1.35兆越南盾(840億美元)或平均每人GDP 960美元。世銀駐越南首席經濟學家拉瑪說:「這是很合理的推估,越南經濟成長強勁,且第四季預期會很好。」

鴻海指出,到越南投資設廠是為了降低成本,其他已承諾到越南投資的外資企業還有電腦晶片製造大廠商英特爾,計畫在胡志明市設廠。

在胡志明市和河內股市掛牌企業的市值過去6個月增加24%,達247億美元。阮晉勇說:「越南股市發展迅速,成為籌措長期投資資金的重要管道。」

成衣出口增加、所得攀升,加上外國遊客激增刺激服務業成長,使得越南1到9月的經濟成長創下10年新高。前九個月的國內生產毛額比2006年同期增加8.2%,2006年同期的成長率為7.8%。

然而,高速的經濟成長也刺激通貨膨脹,2007年至9月止的消費者物價激揚8.8%。阮晉勇說,越南政府已針對減少資金的流通,祭出合宜的應對措施,希望將消費者物價的增長率壓到經濟成長率之下。

【2007-11-22 經濟日報】

越南 下一個世界工廠

越南一景。郭瑋瑋╱攝影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

挾著勞工成本低廉優勢,越南將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胡志明市街頭400萬輛摩托車發出的噪音,是越南經濟蓬勃發展的證明。在快速工業化的越南,900美元的本田機車,如同農業社會的牛車,都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地位表徵。

不過,從鄉村到大城市謀生的年輕男女,拼經濟仰賴的不是摩托車,而是腳踏車。在越南,常見到農村勞工騎腳踏車到大都會市郊的大型現代化工廠工作,使得腳踏車製造業在此地欣欣向榮。

從出口的組成變化,可以看出越南可望繼中國之後,成為生產勞力密集產品的世界工廠。越南經濟規模610億美元,其中紡織品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已超越原先兩大農業出口品—稻米和咖啡。鞋品出貨量亦大於海產。

家具業出口也快速成長。木製品出口值比2006年成長24%,達到20億美元。新加坡商人詹姆斯•柯(音譯)就選在越南製造銷往全球的餐桌和座椅。他說:「越南與中國勞工的生產力不相上下,但工資成本僅中國的一半。」

2008年起,越南政府將把最低工資調漲13%至100萬越南盾(62美元),胡志明市與河內的外資企業將受到影響,不過詹姆斯認為還是相當便宜。

大陸製品過去6個月在美國的售價變高,也給予越南製造商大好機會在美國擴張市占率。越南2007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出口至美國的紡織品變得沒有配額限制。加入世貿也讓外資對越南的投資激增37%至130億美元。

越南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勞力,越南人的年齡中位數是25歲,勞動力不但年輕、健康又識字,營養不良的比率在過去30年減少一半。(彭博資訊)

【2007-12-07 經濟日報】

越南經濟成長 熱到發燙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彭博資訊河內二十二日電】

越南政府報告指出,受惠於外國的大力投資,以及股市的蓬勃發展,越南2007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創下8.5%的10年最高。

越南2007年不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還贏得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使得越南日益受到海外投資人看好。台灣的鴻海集團計畫未來5年在越南投資50億美元,生產個人電腦、數位相機和手機。

總理阮晉勇2007年10月在越南國會發表演講時曾說:「經濟發展的投資激增,很多基礎建設和生產設備都啟用,為越南未來幾年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官方報告顯示,越南將2008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目標定為9%,達1.35兆越南盾(840億美元)或平均每人GDP 960美元。世銀駐越南首席經濟學家拉瑪說:「這是很合理的推估,越南經濟成長強勁,且第四季預期會很好。」

鴻海指出,到越南投資設廠是為了降低成本,其他已承諾到越南投資的外資企業還有電腦晶片製造大廠商英特爾,計畫在胡志明市設廠。

在胡志明市和河內股市掛牌企業的市值過去6個月增加24%,達247億美元。阮晉勇說:「越南股市發展迅速,成為籌措長期投資資金的重要管道。」

成衣出口增加、所得攀升,加上外國遊客激增刺激服務業成長,使得越南1到9月的經濟成長創下10年新高。前九個月的國內生產毛額比2006年同期增加8.2%,2006年同期的成長率為7.8%。

然而,高速的經濟成長也刺激通貨膨脹,2007年至9月止的消費者物價激揚8.8%。阮晉勇說,越南政府已針對減少資金的流通,祭出合宜的應對措施,希望將消費者物價的增長率壓到經濟成長率之下。

【2007-11-22 經濟日報】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沙烏地禁止過西洋情人節

2008.02.12 
中廣新聞╱夏明珠

    沙烏地阿拉伯禁止過西洋情人節,商家都接獲通知,不得販售情人節的禮物,連紅玫瑰都在查禁之列。

    後天就是西洋情人節了,商人無孔不入,就連嚴格遵行男女授受不親的伊斯蘭國家,都被滲透,警方明令禁止商家販售情人節禮品,所有象徵愛情的紅色商品,包括玫瑰在內,都在查禁之列,這助長了黑市交易,據說,沙烏地黑市上的紅玫瑰,售價已經在飆升。

    沙烏地奉行伊斯蘭誡律,它們認為西洋情人節鼓勵男女自由交往,這不符合伊斯蘭社會的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