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運輸成本高漲 美企業思對策

  • 2008-07-01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週一報導,隨著油價高漲,美國企業也面臨運輸成本大增的壓力,而苦思對策。利潤遭運輸成本嚴重侵蝕的業者為了生存,紛紛轉向調漲價格或是與其他廠商進行結盟等。專家指出,運輸成本若是居高不下,將迫使美國商業在未來出現重大變革,減少自海外進口,轉而就地尋找供應來源。

     自從1980年代中期,受惠於便宜的運輸成本,讓壽司餐廳、花店到製造廠商等,能大量利用快遞方式來做生意。不過在今日油價已經漲破每桶140美元之際,這些商業的獲利也大受衝擊。

     例如位於丹佛的壽司餐廳Sushi Den使用的魚,遠從日本長濱魚市運送而來。老闆木村表示過去三個月運輸成本已經上漲15%,他說「我們基本上必須把增加的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

     加州Mosey's Production Machinists公司專門製造航太、雷射醫療科技與鑽油設備等所用的機器零件。創辦人摩西表示他也感受到運輸成本增加的衝擊。

     他解釋金屬供應商已經對他加收燃料附加費,此外汽油費也形成另一項經濟重擔。但另一方面他也觀察到,部分過去向亞洲採購零件的公司,在面臨運輸費用大增下,開始轉向在美國本土製造零件的公司,以節省運送成本。

     美國業者極盡所能降低運輸方面的成本。包括卡車公司要求駕駛開車不能超過一定速度,與貨機經常清洗飛機引擎等。但位於明尼阿波里斯的Grain Millers公司副總裁史溫預估,未來還會有更大改變。

     他指出,「我們社會過去建立在廉價能源上,也就是低成本運輸上」,但如今「我們很可能進入我們必須重整製造通路的年代」。史溫預估美國商業將放棄以全國為主的大規模運輸網路的處理中心,而轉向小規模的地區性處理中心。

     麵粉製造業者早就採取該方式,與當地農民結盟,並把產品通路縮小到靠近公司附近。至於燕麥業者的Grain Millers,雖然無法仿效該做法,不過他們透過與卡車公司合作,確保卡車來回都是滿載,以降低空車次數,來節省燃料開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