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國際專欄─阿敏 反全球化首席理論家

  • 2008-08-19 中國時報 【郭崇倫】

 你若沒趕上前些時候瘋全球化的熱潮,現在加入已經太晚,思潮已經逆轉成了反全球化,伴隨著次貸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原油糧價高漲,大家突然發現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是機會利益,還有風險陷阱。

 如果要點名反全球化的首席理論家,近日來台的薩米爾.阿敏(Samir Amin)當之無愧。他出生於埃及,在巴黎獲得博士學位,曾經擔任埃及、馬利政府顧問,聯合國非洲經濟智庫負責人,目前兼任第三世界論壇理事長,在巴黎、塞內加爾、開羅都有家,全世界到處跑。

 雖然他已是七十七歲高齡,卻是真正的左派,而且是不認輸的左派,在經歷了蘇聯社會主義的崩解,西方社會民主黨紛紛走上第三條路,他依然堅持批判資本主義,但他的批判是結合歷史,把帝國殖民主義的開展加進去,關照全球的南北對抗。

 他在首場由台灣資本主義號角《天下雜誌》所協辦的演講中,開宗明義指出,「現實世界裡的資本主義運作,是不同於經濟學家想像中的市場系統」,主宰世界經體體系的核心就是「壟斷資本國家」(oligopolistic capitalism),小國想要迎頭趕上進入核心是不可能的。

 阿敏在十年前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已經預測過,資本價值被過高的估計,人們誤以為可以無限制的膨脹上升,直到有一天汽球破了,現在次級房貸危機再度發生,發生頻率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這不是週期調整可以解釋的。

 現在原油與食糧飛漲,阿敏從第三世界的角度認為,廉價能源來支持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資源稀少已經是無可挽回的趨勢

 糧食更是個嚴重問題,從圈地運動開始,農民就被迫離開土地,讓糧食需求成為商業生產市場,最戲劇化的例子發生在海地,在三十年前,海地百分之百糧食自足,可是自由市場化的結果,大量美國廉價糧食進口,現在糧食自產量降到幾乎是零,這是新自由主義體系下土地私有化政策的結果。

 站在土地改革的立場,也讓阿敏同情被西方責難的辛巴威,因為這象徵了對抗壟斷資本國家的艱苦過程。

 八零年代辛巴威獨立後,有嚴重的農業問題,幾千個白種英國人控制了八十五%的土地,這原本在權力轉移的蘭開夏協議中規定,應該由英國出資購買歸還給辛巴威人民,但這一直沒有履行,最後穆加比總統決定採取激烈的土地改革,沒收白人土地。

 「我們對辛巴威的土地改革有研究過」,阿敏表示,也許不是最完美,也許有親朋自肥情事,但是至少勻出三分之二土地給貧農,讓他們不致餓死,「從穆加比決定改革那一天起,他就成為西方社會的公敵」,非洲國家領導人都知道辛巴威的難處,所以對穆加比仍然保持著若干敬意。

 在南北抗爭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要對抗這些壟斷資本國家非常困難,「在萬隆時代,我們連腳踏車生產不了」,近年阿敏把希望寄託在中國與俄羅斯,不只是因為其經濟實力茁長,更重要的是,他們是被其他壟斷資本國家排擠壓抑。

 「美國不是一直要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合夥人?意思是加入,但是守規矩嗎?」,阿敏對這個流行詞語不以為然,「但是西方並不把它一視同仁看待啊」,這些國家並不允許中國與俄羅斯升級,成為平等的夥伴,中國要買美國油公司,或是天然資源的取得管道都遭到嚴格限制。

 但現在中國領導人一心只想加入世界資本體系,阿敏嚴詞批評,他們對自己角色與未來的願景,最後只怕成了幻景,現在即使短時間有高成長,但不久內部社會矛盾就會劇增,統治正當性逐漸喪失,西方國家就會趁此機會,搞垮中國,就像現在西藏與新疆的情況。

 中國要能對抗壟斷資本國家,必須有真正的草根支持擁護,而不是現在表面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不必然要回頭走社會主義,但所得分配要更平均,開始社會公平政策。

 他很懷念中國在萬隆時期對亞非拉國家的協助,雖然金額不大,但卻是真心協助各國的民族解放、獨力發展,現在雖然不如以前,在非洲或與其他地方,態度還是比西方國家好得多。

 這是一個老左派的期待,在此刻中國,這個期待是逆耳的,怕也終將落空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