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酪農的在地全球化?

  • 2008-10-03 中國時報 【王文誠】

 大陸毒奶粉事件愈演愈烈,民眾穿梭在資訊泥淖中,對「陸製奶品」可能還比「本土牛奶」的意義還要清楚。對台灣而言,生產牛奶製品的酪農業在地想像是什麼?政府大力推動的酪農業轉型的意義又是什麼?

 台南縣柳營是酪農業故鄉,供應全台牛乳製品占六分之一。酪農戶戰戰兢兢,打拚敬業,為生產品質把關;產乳區域重視衛生,專職獸醫隨時待命,連工作人員都得穿衛生隔離衣,以防乳牛細菌感染;但酪農業者的努力,卻沒能得到適當回報。

 先前,在台灣銷售的柳營牛奶往往被標示為其他地方,像花蓮或台東,亦即「可以被想像為更佳環境」的地名,所以柳營牛奶的名氣相對不高,知道的人也不多(如同後壁有名氣之前,其生產的稻米被叫做西螺米一樣)。不只如此,在地牛奶也不見得搶手,例如往年冬季十二月到隔年三月,因為牛乳分泌旺盛、生產過剩,會直接倒掉或者拿來灌溉如芭樂等較佳品質的水果,現在則透過在地協會與飯店業者合作,便宜地變成加工品或中小學午餐。

 為什麼要倒掉在地牛奶而去進口毒奶粉?因為這些高品質的台灣牛奶製品受限於商業契約。具有通路能力的品牌企業,為了保有較高的市場價格,在夏季牛奶產量較少、奇貨可居時全部收購,在冬季牛奶生產過剩時打折且限量收購,這樣就可以「穩定」住高價格,保障通路商的獲利能力。

 有契約還算是好的,雖然酪農仍然受限於契約主,至少還有點保障;問題是一旦契約主認為酪農戶今年表現不佳,明年就可能縮小收購量或取消交易。這樣下來,通路被控制,過剩的奶製品無法到達下游麵包、奶茶、濃湯或咖啡包業者,簡單的供需法則就會教導人們進口毒奶粉。

 由於全球更細碎的分工,拼湊出「理所當然」的在地酪農被剝削與毒奶粉輸入的圖像。企業透過媒體與政府,透過自由貿易與減稅工具來保有地位,並簡化詮釋為自由化,而「解藥」是要求酪農業者轉型。

 轉型事實上就意味著自求多福、社區營造,以及政府卸責。在地業者必須研發牛奶包子、「發明」牛奶火鍋等,從個人、從社區的方式來進行「全球化」。但是我們是否想過,真的等轉型「成功」了,在地酪農就不見了,都去賣火鍋了,而火鍋原料是進口的比較便宜,經營鄉野旅遊的人力是進口外勞比較便宜,這樣又造成民生產業消失,然後又進口一堆毒產品,又造成恐慌,形成惡性循環,徒留在地酪農笨拙地端托盤賣火鍋。

 難道,農業轉型真得落得如此地步?其實全球化不必然與在地脫節,紐西蘭酪農業就是個例子,從過去對殖民地母國的經濟依賴,到現今轉型為全球生產鏈的供應端。關鍵就在於,「國家」責無旁貸地理解在地產業脈絡,並展現治理責任。

 回頭看看台灣,政府聲稱的輔導「轉型」,就是請公關公司辦辦活動,把經費拿給媒體做置入性行銷,讓人民知道政府「有在做事」。雖然這樣符合台灣選舉政治的規格,但說穿了根本就是扼殺台灣酪農,老百姓再跟著陪葬。似乎,價格因素決定了台灣酪農業發展,並任由全球化分工與資本恣意流竄。

 全球化治理,理解在地脈絡才是根本;以盲目全球化轉型做為經濟的解藥,反而是正在終結台灣的毒品。(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