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汽車業正進行產業重心移轉的大變革,豐田、本田與日產等日本大汽車製造商,近來紛紛前往新興市場開疆闢土,在非洲、俄羅斯與印度等地設廠。 這三家公司的投資向來小心翼翼,經營範圍不離北美與鄰近的開發中市場,特別是中國與泰國,如今改弦易轍是因為不願重蹈覆轍。十年前,他們跨入中國市場的腳步太慢,導致日後落後通用(GM)與福斯(Volkswagen)等競爭對手。 日本三大車廠特別著重於擴張在印度的版圖,這個擁有11億人口的國家正啟動汽車革命,未來可望成為繼中國之後的另一個大市場。 作風保守的日系車廠態度大轉彎,顯示全球汽車工業重心正大幅從美國加州轉移至大陸廣東與印度加爾各答一帶,也凸顯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持續下滑。 日產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表示,原物料價格飆漲,可能迫使汽車公司提高售價,但美國與日本陷於經濟困境,銷售恐怕很難有起色。因此,印度、巴西、俄羅斯與中國這些需求日漸殷切的市場將變得更重要。 汽車業研究機構CSM Worldwide預估,開發中國家的汽車銷售量六年後可望激增約1,00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業成長的76%。該機構分析師橫井裕史說:「過去開發中市場不受重視,如今已搖身變成汽車業的未來。」 豐田已在俄羅斯設新廠,印度的第二座工廠也開始動工,並準備在當地推出一款小型車。 該公司希望藉新興市場的成長動力,奪下通用全球汽車龍頭的寶座。 本田正在阿根廷蓋新廠,且持續擴充巴西與印度的產量,目標是在明年底前把印度的汽車年產量,從3萬輛提高到16萬輛。日產則前往俄羅斯、摩洛哥與中國設廠,同時在印度清奈(Chennai)設立第二座商用汽車廠。 除了日本車廠,同樣進駐清奈的還包括福特、寶馬(BMW)與南韓的現代汽車,該城市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印度底特律」。 通用在印度銷售雪佛蘭(Chevrolet)汽車,目前只有一座年產量8.5萬輛的工廠,第二座產量14萬輛的工廠預定今年底投產。福特最近宣布5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準備在2010年前把印度廠的年產量倍增至20萬輛。 【2008/06/27 經濟日報】 |
|
美國中西部嚴重水患,全美最大玉米生產州愛阿華州災情嚴重,一座農場16日幾乎沒頂。 法新社 |
美國中西部好幾州在連日暴雨下,出現「500年一見」的嚴重水患。截至16日晚間,密西西比河沿岸有多達27處河堤極可能潰堤,令人擔心2005年有1600人喪生的卡翠納颶風大水患會再度發生。
由於這次遭水患襲擊的中西部農業州是玉米生產重鎮,玉米期貨連續第8個交易日創新高,16日一度衝破每英斗8美元。
6日開始的破紀錄強風豪雨在美國中西部六個州釀成水患,成千上萬民眾被迫疏散。連日狂風暴雨,已造成22人死亡,85人受傷,2萬6000多處停電。
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總統布希回國後,19日將立即趕往災區視察。布希政府在上次的卡翠納風災中被批評反應遲鈍救災不力,這次記取教訓不敢掉以輕心。
美國陸軍工兵團根據最新氣象預報擬定防洪「作戰圖」,正在伊利諾、愛阿華與密蘇里三州的密西西比河沿岸堆放數以百萬計沙包。愛州的工兵團發言人傅尼葉表示,密西西比河有溢堤風險的地方多達27處,其中20處溢堤風險極高,且無從預料這些地方會否潰堤。
過去三天內,密西西比河已有六處潰堤,其中四處在密蘇里州,兩處在愛州。卡翠納颶風當年之所以造成慘重水災,就是因為潰堤。
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副會長羅斯指出,這次水患十分罕見,許多人說是500年一見的大水災,整個河堤系統承受巨大壓力,但若能把沙包放在適當地點,並找出河堤脆弱之處,還是有很大機會讓沿岸居民躲過水災。
密西西比河河道無法正常通行,已有約400公里長的河段關閉,航運暫停。大水還沖毀許多主要鐵路,穀物、燃煤、肥料等物資運輸嚴重受阻,在水陸運輸都不通下,美國的通貨膨脹可能雪上加霜。
此外,在洪水中泡湯的玉米田總面積可能超過130萬公頃,全美最大玉米生產州愛阿華州損失可能超過台幣600億元。玉米期貨連續8個交易日創新高,近5個交易日漲幅達16%,16日一度飆破每英斗8.07美元,黃豆期貨也逼近最高紀錄。
近一年來在生質燃料與牲畜飼料需求帶動下,玉米價格已狂漲83%。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的玉米存貨可能大減53%,跌到13年來最低水準。愛州與伊州農田泡水,來不及播種,許多農產保險公司連帶受害慘重。